枣庄:多部门携手共进 提升防汛抗旱处置能力
当前位置:首页 > 小九nba直播

枣庄:多部门携手共进 提升防汛抗旱处置能力

    发布时间:2024-12-16   作者: 小九nba直播

  9月27日上午,枣庄市政府新闻办召开2024年防汛抗旱工作新闻发布会。市城乡水务局副局长、市庄里水库管理服务中心主任,新闻发言人刘军;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市应急救援保障中心主任宋伯仲;市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立文;市城市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二级调研员孙士伟; 市消防救援支队副支队长周锋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会上,宋伯仲就今年强降雨防范应对期间,市应急管理局所发挥的关键作用进行详细介绍。

  宋伯仲说,根据省防指部署,今年5月下旬,枣庄市在全省率先完成防汛抗旱指挥部体系的优化调整,市应急局积极作为,坚定扛牢“救”的牵头部门职责,按照“宁肯多迈一步形成交叉、决不后退一步形成空档”的部署要求,密切加强与水务、气象、城管、消防等部门的团结协作,进一步理顺工作机制,强化应急资源统筹管理,不断的提高洪涝灾害应对处置能力。

  一方面坚定履行行业监督管理职责。创新研发智能AI应急叫应系统,精准实施面向全市防汛责任人的应急叫应,扛牢行业监督管理责任,强降雨期间,加强对全市4个化工园区、42家危化品生产企业、66家金属冶炼企业、28家非煤矿山企业的汛期安全监管;制定印发《关于加强重点领域汛期安全防范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强降雨期间非煤矿山安全防范工作的提示函》等文件,部署开展防汛隐患排查、预案修编、企业驻点监督等工作,严格落实安全度汛“四防”措施,严格执行“逢暴雨天气停产撤人”规定,严格要求矿山企业执行“调度员10项授权”“3分钟通知到井下”等规定,全面压实企业防汛主体责任,指导企业做好台风、强降雨防范应对工作,有效杜绝事故发生。

  另一方面扎实做好应急救援救灾保障工作。汛前完成对全市应急物资、队伍和装备的摸底复核,建立全市标准统一的《防汛抢险应急物资台账》《防汛抗旱防台风重点部位台账》等五类台账,共落实各级防汛应急力量97支5728人,落实挖掘机、装载机、自卸卡车等工程机械1095台套,防汛应急备勤车辆173辆(客车96辆、货车77辆),编织袋、土工布、救生衣、帐篷等各类防汛救灾物资150万件(套);排查梳理重点防汛救灾应急物资储备库(点)53处、物资运输保障车115部、装卸人员294名、叉车34台,建立“仓库~车辆~驾驶员”联动机制,强降雨期间,全部值守备勤、严阵以待,确保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打得赢。以应对7月16日至20日强降雨为例,市应急局依托梯次调动工作责任制,及时向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市中区下穿式立交桥等重点区域提前预置4台大型排水泵车以及防汛沙袋等物资装备,协调省应急厅调动驻济宁的山能集团救护一大队共17人、4台套车辆装备预置到台儿庄区,随时支援防汛抢险救灾工作。今年以来,全市累计组织172户358人转移避险,应急系统共出动抢险救援队伍147支3296人次,各类救援车辆装备器材1432台(套)参与抢险救援,高效处置险情灾情,强力捍卫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今年入汛以来,极端天气多发频发,枣庄多次发生暴雨灾害性天气,防汛压力巨大,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影响,张立文就气象局在应对极端天气和防汛方面所做工作回答记者提问。

  张立文说,今年以来,除继续按职责做好枣庄市气象局所承担的常规防汛工作外,气象局还主要是通过以下三方面开展防汛和极端天气应对工作:

  一是争取项目支持气象监测预报能力建设。依托补短板工程、国债工程、站网工程建设项目,优化地面观测站网布局,加密布设6要素区域观测站4个,完成枣庄首部X波段天气雷达、1个温室气体观测站、3个小气候观测站和1个作物长势自动观测站建设。目前还有1套地基遥感垂直观测系统、2部风廓线个高精度温室气体观测站,3个GNSS水汽站,5个6要素智能观测站,1套植被和物候自动观测系统及1套遥感式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系统正在建设中。有力提升了气象监测预报精准度,今年枣庄市气象局提前准确预报了暴雨、台风、高温、大风等灾害性天气过程,为市委市政府关键节点科学调度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是发挥气象预警在灾害防御应对中的先导作用。横向上,融入政府防灾减灾应急管理体系。派员参加应急、防指联合值守,遇有重大天气过程,加强与应急管理、城乡水务、自然资源和规划、农业农村、城管、交警等部门的联合会商、联合预警。纵向上,开展高级别预警“叫应”制度,气象预警“叫应”各级防汛责任人,有力支撑精准调度,提高防灾减灾救灾的指向性和响应效率。实践中,形成“一周报趋势、三天报过程、一天发预警、临近做跟踪”的递进式气象服务模式,在时间上逐步推进,空间上不断精准,防灾减灾措施上更具有针对性。

  三是提高服务精细水平构建预警信息传播网络。今年汛期共向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提供预警、重要天气预报、气象信息专报等69期,联合应急管理、自然资源部门发布地质灾害风险预警9期,发送决策服务短信32.2万余条次。持续推进高等级预警全网发布工作,与市广播电视台、市三大电信运营企业沟通,完善发布流程,汛期期间共全网发布暴雨红色预警4次,发送短信1600余万条次。通过微博微信传播气象预报预警信息、灾害性天气舆论引导和气象防灾减灾知识普及工作。发布微博680篇,阅读量达250余万人次,转、评、赞近5万次;微信公众号发布科普、天气贴士等文章42篇,发布预警信息64条,制作天气预报92期,发布农气旬月报12期;抖音发布信息134条,播放量42.4万次。

  会上,孙士伟就今年7月份以来,枣庄市经历较强降雨,城管部门在城市防汛和应对城市内涝方面采取了具体措施回答记者提问。

  孙士伟说,今年以来,市城市管理局立足于防大汛、抗强台、抢大险、救大灾,提前统筹部署,防患未然,采取扎实有效措施,全方面开展城市防汛备汛工作,有效防范应对“7.18”强降雨和第三号台风“格美”,确保城市安全度汛。

  强化责任落实,超前安排部署。完善城市防汛领导机构,建立城市防汛组织体系,实施县级干部帮包制度,健全预警应急响应联动机制。按照“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工作要求,落实城市防汛防台风安全责任。调整城区易涝积水点、下穿立交桥、隧道、地下停车场、地下商超等重点区域和薄弱环节的防汛责任及责任人。7月25日,印发《关于切实做好第3号台风“格美”防范应对的紧急通知》,召开专题视频会议,切实抓好各项防御措施落实落地。截止8月20日10时,累计出动防汛人员10967人次,防汛车辆520辆次,排水防涝泵342台次,采取强排措施,雨后2小时内全部消除,道路交互与通行回到正常状态通行。

  打牢防汛基础,大力提升应急保障能力。一是强化防汛物资装备储备。分散设置了储备库31个,储备防汛物资2140.1万元,移动排涝泵159台,大型移动排涝泵车12辆,完善了物资调用机制,确保调得出、运得到、用得上。二是强化队伍建设。市城市管理局成立了30余人的党员干部突击队,依托市政、水务、园林等企业和事业单位组建排水除涝专业队伍16支,1177人,并积极开展培训和演练,确保“汛来有准备,险来有措施”。三是强化应急预案修编和演练。按照《关于做好2024年城市防汛防台风演练工作的通知》,修订完善城市防汛应急预案。5月31日,在市中区组织并且开展了2024年城市防汛防台风应急演练现场观摩活动,进一步提升城市防汛防台风的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四是快速推进城市易积水点治理。严格落实《枣庄市城市内涝治理系统化实施方案(2021-2025年)》,至2023年年底,全市累计投资15.35亿元,先后完成了30余处易涝积水点的治理工程。五是持续排查整改和市政维护。按照“汛期不过、检查不停、整改不止”要求,对下穿式立交桥、隧道等城市低洼易涝区、在建施工工地等薄弱环节持续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改。截至目前,全市共开展防汛风险隐患排查285轮,派出检查组174个,投入排查人员932人次,累计发现并整改安全风险隐患256项。完成14座城市雨水泵站维护保养工作,雨水管渠、行泄通道清淤长度347.48公里,雨水口清掏数量9650个,更换损坏、丢失检查井井盖及雨水篦子15个,新安装雨水检查井防坠网155个。充分的利用休雨窗口期,对全市260余条道路(含背街小巷)4100余个雨水篦子和4000余座各类雨水检查井做全面清淤,确保城市排水安全畅通。拆除(规范)楼顶(体)广告5块、牌匾广告63块。

  严格值班值守,狠抓强降雨防范措施落实。印发《关于做好2024年度汛期值班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严肃汛期值班值守工作纪律的通知》,全面落实城市防汛防台风安全责任制度,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不得擅自离岗、脱岗。发挥智慧城管指挥中心作用,对城市易涝积水点和防汛重点部位进行循环巡查,并及时调度雨情、汛情、灾情,为决策指挥提供数据支撑;梳理各城市防汛应急队伍名单,压实责任,下沉一线、靠前指挥;及时传达省、市防指和省住建厅通知精神,安排部署强降雨防范应对工作,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会上,周锋就市消防救援支队2024年防汛抗旱工作指挥调度和联动处置相关工作情况回答记者提问。

  据周锋介绍,自入汛以来,支队按照省消防救援总队和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提前应对、精准布防、细化编组、高效救援。

  一是强化值班备勤。在结合以往防汛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支队制定了《强化防汛防涝抢险救援工作八项措施》,严格落实“一主一备”要求和“一部六组”扁平化指挥模式,分级响应,值班人员在岗在位。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暗访督导队伍各级抗洪抢险救援准备情况。党委委员分片包干,深入基层督导检查,确保抗洪抢险工作落细落实。

  二是优化预案编制。支队抓住全市防汛抗旱指挥体系调整的契机,入汛前期,主动与水利,住建、城管等部门完善联动机制,全面整合数据资源,实现应急防汛信息相互连通,区(市)两级指挥部将收集的数据资源汇总到指挥中心形成“数据池”和“资源池”。以市政规划图为底图,分区制作了7张防汛应急“一张图”,为防汛抗旱指挥决策、抢险救援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队伍各级结合辖区六熟悉工作,根据灾情任务和预警点,重点对城市下穿式立交桥(隧道)水库、低洼易涝点等9个类别的风险隐患点有明确的目的性的开展隐患排查600余次。全市组建7个工作专班,共计96名消防救援人员,实地摸排城市下穿式立交桥(隧道)、地势低洼易积水小区、水库、城区低洼易涝地段、地下车库、地下商场、旅游景点等各类风险隐患点共500多处,确定易积水区域 207处。防汛期间,全市共接警出动102起,共出动车辆200辆,出动消防救援人员1206人次,出动舟艇23艘,排水5.7万余吨,营救39人,转移疏散89人。

  三是强化部署力量。支队立足实际,认真总结以往防汛救灾经验,调配人员、车辆、装备,组建支队级水域救援队和轻型排涝队各1支、站级救援分队7支,在各区(市)集中备勤,并常态化开展无预案拉动演练。开展橡皮艇水面救人、水域横渡救人、应急排水排涝等专项训练,分批次组织指战员参加水域救援专项培训,指战员实战能力不断的提高,圆满完成了防汛防涝抢险救援各项任务。

  会上,刘军就市城乡水务局面对复杂严峻的防汛抗旱形势所做的具体工作回答记者提问。

  刘军说,今年6月全市平均降水量为16.3毫米,较历年同期偏少84.5%,较去年同期偏少79.0%,全市启动抗旱Ⅳ级响应;7月枣庄市连续出现5轮强降雨过程,月平均降雨量631.0毫米,较历年同期偏多169.0%,较去年同期偏多106.8%,居有水文统计资料以来历史同期第1位,特别是7月6日21时至9日5时暴雨,场雨量达240.4毫米,虎山站最大1小时降水量达到101.0毫米;8月出现4次降雨过程,月平均降雨量189.6毫米。降水呈现累计雨量大、维持的时间长、极端性突出等特点,整个汛期旱涝急转、极端天气频发多发、强度大特点十分明显。面对复杂严峻的防汛抗旱形势,市城乡水务局积极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防汛抗旱的指示和要求,科学安排部署、积极主动作为,全面构建“四联”防御体系,各项工作经受住了考验。

  一是预报预警信息“联通”。健全完善防汛抗旱智慧平台,整合水文部门77个雨量站、8个水文站数据,实时监测枣庄市6座大中型水库的水位、蓄水量;链接气象测雨雷达,汇集全市118座水库、6条骨干河道的水情信息,形成了信息监测、数据汇总、分析研判、决策处置反馈一体化的防汛信息体系。汛期累计收发防汛信息30余万条,为科学防汛决策、高效应对处置奠定了基础。

  二是“联防”准备扎实充分。汛前完成新薛河、峄城大沙河等4条河道治理,谷山、郭村等6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以及小流域山洪灾害防治等工程;完成河道、水库防御洪水方案、蓄滞洪区运用等20余项预案修编。完成防汛桌面演练,内容涵盖了山洪灾害防范、城市内涝应对、滞洪区启用、堤防抢险等科目,检验了防汛能力,提高了应对水平。全面做好防汛物资储备,优化充实防汛抗旱专家库,完善各级值班值守制度。

  三是工程调度科学“联控”。健全全流域联控机制,对河流上下游、左右岸、流域间、区域间实行产流汇流全周期协调调度,充分的发挥防洪工程的蓄洪滞洪、削峰错峰、应急调水等功能。6月份,利用大中型水库放水抗旱,累计放水4650万立方米,各大中型水库基本接近死水位,为滕州、薛城、山亭15.16万亩农田提供了用水保障。7月以来,充分的发挥防洪工程的蓄洪滞洪、削峰错峰等作用,累计下达调度命令102份,拦蓄洪量8.8亿立方米。兼顾防洪和兴利,在保证运行安全充分的发挥水库防洪作用的基础上,在汛末尽可能多蓄水,目前6座大中型水库比去年同期多蓄水8583万立方米、增加33.2%,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充足水资源保障。

  四是应急处置“联动”高效。建立了“市级核查、县级排查、水管单位自查、县域间互查”的联合查险和“县级为主、市级支持、县域间协作”的联合抢险处置机制。市级组成6个帮包组先后开展5轮排查核查,重点对暴雨叠加区、历史出险点、高水位运行的小水库、在建水利工程等进行查险,累计排查隐患117处,所有隐患即查即改,全部落实了安全度汛措施。针对小水库坝后坡渗水、滑坡,堤防塌陷等各类险情,帮助协调排水泵车、土工布等重要防汛装备、物资,派驻水利专家提供技术指导,协助区、镇水务部门开展紧急处置,累计处理险情10处,做到了抢早、抢小,避免了更大灾害和损失的发生。

  目前汛期基本结束,水毁工程也已经统计完毕,下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修复水毁工程,为明年的防汛抗旱工作打好基础、做好保障。


首页 首页 产品 产品 电话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