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九nba直播
联系人:尹经理
联系电话:13276363313
客服QQ:1138303036
发布时间:2024-10-13 作者: 小九nba直播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开发区、新区、园区、景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宿迁市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15―2020年)》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气象灾害是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在各类自然灾害中,气象灾害所造成的损失约占70%以上,由气象原因引发的气象次生灾害也较为严重。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更加频繁,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不断加重。气象灾害的突发性、反常性、不可预见性一天比一天突出,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给国家和社会造成巨大的损失。据统计,近20年来,我国平均每年因各种气象灾害造成的农作物受灾面积达4800万公项,造成人员死亡4400多人,直接经济损失1800多亿,受重大气象灾害影响的人口达4亿人次,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3%。
宿迁属暖温带鲁淮气候区,受近海季风环流影响,四季分明、雨量丰沛、光照充足、雨热同季,气象灾害种类多,是典型的气象灾害频发区。常见的气象灾害主要有雨涝、干旱、大风、连阴雨、冰冻、雷电、浓雾等。随着经济社会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气候系统的复杂变化,气象灾害对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影响,对生态、环境、资源构成的威胁越来越严重。
近年来,我市加强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领导,提高了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能力,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但气象灾害防御是一个关系全局的大问题,也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涉及社会的每个方面,需要全面统筹规划我市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以逐渐增强我市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增强我市气象灾害防御的效果,最大限度地实现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的目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江苏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的要求,制定《宿迁市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15—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期为2015-2020年。本《规划》由宿迁市人民政府有关职能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具体组织实施。
我国正处在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党的明确提出了“强化防灾减灾工作”、“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的要求,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2009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2011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气象灾害防御条例》。2010年,中国气象局联合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09—2020)》,提出了未来十年全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战略布局、主要任务、重点建设工程和保障措施。
未来几年是宿迁全面加速发展时期,在大力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以科学发展观来加强我市气象灾害防御安全保证体系建设,提高人类认识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对于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构建“和谐宿迁”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义深远。以《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为准则,科学编制《宿迁市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对加强气象灾害的科学预测和预防,加快我市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强化防灾减灾能力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最大限度减少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具备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及《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09—2020)》、《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森林防火条例》等法律法规;
2.《江苏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江苏省城市防洪规划》、《江苏省城市防洪条例》、《江苏省气象管理办法》、《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和《江苏省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管理指导意见》等;
宿迁地区的气象灾害具有种类多、范围广、频次高和危害重等特点。影响宿迁的气象灾害多达10余种,其中,危害较大的主要有:暴雨洪涝、大风、冰雹、干旱、低温冻害、寒潮、高温热害以及连阴雨等;发生频率较高的主要有:干旱、雷电、低温冻害、高温、暴雨、大风。从时间范围看:春季有低温阴雨,初夏有暴雨洪涝,盛夏有高温干旱,秋季有寒露风以及连阴雨,冬季有低温冻害和寒潮;从地域范围看,自北向南都有几率发生多种气象灾害;从危害的广度来看,农、林、牧、渔、交通、工业等各业均受其害。
1.暴雨。根据宿迁市1981-2010年30年资料分析,暴雨主要分布在3-10月份,而1-2月和11-12月均无暴雨出现。通过统计还发现,30年期间宿迁市66%~76%的暴雨日多出现在6~8月的汛期。宿迁市30年期间四个站点中暴雨日数最少的是泗洪,共发生暴雨的日数为76日,而暴雨日数最多的是泗阳为98日,市区和沭阳的暴雨日数均为89日。30年期间发生大暴雨日数最多的是市区为23日,最少的是泗洪仅有13日,泗阳和沭阳的大暴雨日数分别是19日和20日。宿迁市暴雨、大暴雨日数的月际分布均具有单峰特征,峰值均出现在7月。
2.干旱。干旱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境内出现的干旱可分为春旱、初夏旱、夏旱、秋旱和冬旱五种类型,其中以春旱、秋旱发生的概率最高,维持的时间最长,造成的危害也最大。春旱时段为3月上旬至5月中旬。在此期间有一段时间自然降水偏少,蒸发量大,影响春播及三麦、油菜的生长发育,春旱平均5年三遇。秋旱时段一般在9月中旬至11月下旬。这一时期正值三麦大面积播种季节,遇有秋旱,不利于麦子的出苗、全苗,同时影响旱谷秋熟作物的正常生长。秋旱平均5年三遇,旱期久长,旱情严重,危害更大。其中最严重的是1973、1997年。1973年自10月1日至次年1月上旬一直未下透雨,极度影响秋播作物出苗、全苗。
3.高温。宿迁的高温天气大多分布在在5-9月,高温日7月最多,占高温天气发生总次数的50.2%,其次是6月和8月各占总次数的22.9%,5月和9月最少,各占总次数2%。其中泗洪最容易出现高温,沭阳出现高温的频率最低。出现高温日数最多的是1967年(市区33日,泗阳21日,沭阳20日,泗洪33日),次大值出现在1966年(市区26日,泗阳22日,沭阳18日,泗洪30日)。
从图1中分析,1961-2010年宿迁市区高温日的逐年分布图中能够准确的看出,50年间高温日数呈现明显的年际特征。高温日数出现的次数整体呈下降趋势,高温日数最多的年份是1968年为33天,而1963年、1970年、1974年、1985年以及2008年全年均没再次出现高温,其年际变化最大可达33天。并且高温日数较多年份的次年,高温日数将会明显减少。
4.大风。大风是指瞬间风速达到或超过17.0米每秒,或目测估计风力达到或超过8级的风。大风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形成灾害。它是宿迁境内一种常见多发的气象灾害。宿迁地区春、夏两季大风日最多,分别占全年大风日数的40.8%和26.0%;秋、冬两季较少,分别占14.9%和18.3%。夏、秋季节多雷雨大风,冬、春季节多寒潮大风。大风多具有危害性,夏季常同暴雨、冰雹并发,致灾尤为严重。
5.雷电。雷电在气象学上称为雷暴。雷暴一年四季均有发生,雷击灾害多发生于夏季。雷击能造成人员受伤或死亡、建筑物损坏、森林起火,破坏电力、通讯、电脑设施,酿成空难事件等等,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雷击灾害是宿迁境内较为严重的一种气象灾害。宿迁地区年平均日数可达30.3天。最多的是1964年达51天,最少的是1989年为13天。全年各月均有雷暴发生,7月份雷暴日最多,平均为11天,1月份雷暴日最少。夏季雷暴日占全年雷暴日的74.8%。
宿迁市委、市政府格外的重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特别是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各有关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市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取得显著的成绩。
成立了宿迁市气象灾害防御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宿迁市气象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列入政府年度考核目标,所有乡镇都建立了气象灾害应急响应预案,成立了由104名乡镇气象协理员、1400多名村(居)气象信息员组成的信息发布、灾情收集上报、气象科普宣传队伍,成立由气象、水利、农业、林业等部门专家组成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专家队伍,气象灾害社会化管理上的水准和全社会主动防灾意识得到明显提升。
气象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目前,已经建成了由4个国家气象站、1个闪电定位仪、4个大气电场仪、1个湿地生态站、1个移动气象台、5个土壤水分自动观测站、111个区域自动气象站、5个梯度风观测站,2个小气候观测站组成的气象灾害监测网;建成由有线和无线通讯以及气象、水利等部门建成的连通省市县、分级管理、集中控制的计算机广域网等组成的灾害信息传输网络;组成了由气象兴农网、电子显示屏、96121、气象预警信息短信发布平台及电视、广播组成的气象信息发布系统;建成卫星通讯、数字专线、省市县高速气象通讯网。省市县视频会商系统、气象卫星综合应用系统,有效提升了灾害性天气的预报预警能力。近年来,全市积极组织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在减轻和缓解干旱对我市经济特别是农业、林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
依托气象灾害预警中心业务平台和气象信息分发服务系统,初步建立了政府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可转发和传递上级发布的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实现统一业务、统一服务、统一管理。
“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投入资金5.85亿元,全方面实施了东调南下新沂河整治、骆马湖中运河堤防加固、淮北大堤江苏段加固、怀洪新河影响处理、奎濉河近期治理等5项流域性工程。目前,全市流域性、区域性河道的防洪标准进一步提升,淮河水系防洪标准接近100年一遇,沂沭泗河下游防洪标准基本达到50年一遇,市区防洪标准基本达到50年一遇,沭阳、泗阳、泗洪三县防洪标准达到或超过20年一遇,城市河道排涝标准接近10年一遇,农村河道排涝标准接近5年一遇。
面对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需求,当前我市气象灾害防御能力仍存在以下薄弱环节:
一是缺乏精细的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气象灾害防御布局重点不够明确,一些国民经济关键行业和主要战略经济区的气象灾害易损性慢慢的变大,成为气象灾害防御的薄弱环节。
二是现有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平台还不完善。农村雷电监测、湖上气象要素、高速公路大雾等的监测能力不够。各部门与气象灾害防御相关的信息尚未做到实时共享,突发气象灾害和次生灾害预警能力会比较低。预警信息发布尚未做到全天候、无缝隙和全覆盖。
三是防灾减灾工程体系达不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求,对重大气象灾害的防御能力仍显不足。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工作还没有全面落实,一些建(构)筑物缺乏必要的抵御重大气象灾害的装置和设施。一些堤防、排涝泵站等工程存在不同程度的老化。气象与特色农业、林业生产及其病虫害发生规律之间的关系研究还不充分,缺少防范不利气象条件造成的次生灾害的工程措施。
四是基层和公众气象灾害主动防御能力不够。重大气象灾害应急能力较弱,社会防灾减灾意识不强,制度建设有待逐步加强,尚未制定本地气象灾害防御指南,气象灾害防御有关常识的宣传还不够,全社会气象防灾减灾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明显增多。在过去10年里,我市经历的极端气象灾害有:暴雨洪涝、暴雪、连续高温、干旱、强雷电、低温雨雪冰冻、持续雾霾等天气。极端强降水和干旱发生概率均呈增大趋势,洪涝灾害重现期缩短,大面积干旱时有发生。随着我市经济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社会财富的大幅度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气象灾害对经济社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将构成更严重的威胁。气象灾害对农业、林业、水利、环境、能源、交通运输、电力、通讯等高敏感行业的影响度慢慢的变大,造成的损失越来越重,严重威胁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受全球气候变暖、污染物排放和城市建设的影响,大气气溶胶含量增加,雾、霾以及酸雨等天气也呈增多、增强趋势,对气象灾害防御提出了新的挑战。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提出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气象工作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以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以防御突发性气象灾害为重点,着力加强灾害监测预警、防灾减灾、应急处置工作,充分的发挥科学技术和教育在气象灾害防御中的作用,加强合作与交流,正确地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防(减)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受伤或死亡和经济损失、保障社会稳定,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在气象灾害防御中,把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放在首位,完善紧急救助机制,最大限度地降低气象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改善人民生存环境,加强气象灾害防御知识普及教育,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2.坚持预防为主原则。气象灾害防御立足于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非工程性措施与工程性措施相结合。充分的发挥气象现代化建设作用,深入研究气象灾害发生的机理,加强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探索减轻自然灾害造成损失的有效途径,加强重点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实行配套综合治理,发挥各种防灾减灾工程的整体效益,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给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所造成的损失。
3.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原则。气象灾害防御要实行“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原则。采取因地制宜的防御措施,按轻重缓急推进区域防御,逐步完善防灾减灾体系。集中资金、合理配置各种减灾资源,减灾与兴利并举,优先安排气象灾害防御基础性工程,加强重大气象灾害易发区的综合治理,做到近期与长期结合、局部与整体兼顾。
4.坚持依法科学防灾原则。气象灾害的防御要遵循国家和江苏省有关法律、法规及规划,并依托科学技术进步与创新,加强防灾减灾的基础和应用科学研究,提高科技减灾水平,逐步建立预测、防治、抗御、救援的预警预报和应急救援组织管理体制,提高我市防灾减灾综合能力。
通过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制度体系、组织体系、监测预警和防御体系建设,加强科学研究和科技攻关,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建成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关键性作用的气象灾害防御工程,提高全民气象灾害防御意识和知识水平,建立完善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机制,减轻各种气象灾害对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影响,使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率显著下降,人员伤亡明显减少。
具体目标:全面完善我市气象灾害防御制度体系和监督管理体系;全面完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成各类突发气象灾害预报预警系统;积极筹措资金,加大气象灾害易发区域的工程治理力度,使大部分特别危险、危害特大,影响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气象灾害重灾区得到一定效果治理;开展气象灾害多发区气象灾害风险性评估和研究,为城市建设规划、重点工程建设等提供科学依据;建立起为全社会服务的气象灾害信息网络。到2020年,使我市气象灾害发生率明显降低,实现气象灾害直接经济损失量减少40%、人员受伤或死亡减少50%,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1.暴雨。如表1所示,宿迁地区常年(1981-2010年)年平均降水日数(日降水量≥0.1毫米)90.7-101.1天,年平均降水量898.3-961毫米,降水量主要集中于夏季,6-8月平均降水量占全年的56.4%,尤以7、8两个月的降水量最多,可占全年的43.3%。冬季降水量少,且主要以雪或雨夹雪的形式出现。夏季日降水量大于50毫米的暴雨在我市常常会出现,大于100毫米的大暴雨也时有发生,其中最大日降水量出现在1989年6月7日沭阳,日降水为284.7毫米。
暴雨的致灾因子危险性主要考虑暴雨日数、极端日最大降水量和暴雨灾情记录。通过一系列分析,将以上三个影响因子通过权重分别为0.3、0.4和0.3计算得到暴雨洪涝危险性等级。如图2所示,宿迁市大部分地区暴雨洪涝灾害危险等级中等,其中宿城、宿豫西北部为高危险区。
2.大风。如表2所示,宿迁市常年(1981-2010年)年平均风速为1.8-2.4米/秒,其中市区最大为2.4米/秒。各季中以春季风速最大,平均为2.2-2.9米/秒,秋季风速最小,平均为1.5-2.1米/秒。根据2004-2010年的统计数据发现,宿迁市出现大于17米/秒的大风日数年平均为1.6-3天。
宿迁市境内的大风大概能分为冷空气大风、雷雨大风、冰雹大风以及低压造成的东南大风等。冷空气大风主要出现在冬春季节,具有范围广、时间长等特点;雷雨大风和龙卷风以出现在夏季为主,范围小、时间短、强度大、破坏严重;冰雹大风以春夏居多。
大风致灾因子危险性主要考虑极大风速、最大风速、平均风速和大风灾情记录。通过一系列分析,将以上四个致灾因子权重系数分别定为0.2、0.2、0.3、0.2,计算得到大风灾害危险性等级。如图3所示,全市骆马湖和洪泽湖周边乡镇大风危险等级较高,其它地区危险等级中等。
3.干旱。干旱是宿迁市常见的气象灾害,阶段性干旱时有发生,发生的频率为70%,其中春旱相对较少,影响较大的是伏旱和秋旱。
干旱致灾因子危险性主要考虑干旱强度和发生概率。将两个影响因子权重分别定为0.5和0.5,计算得到干旱危险性等级。如图4所示,两湖及周边干旱危险度相比来说较低,而泗洪西南岗地区和沭阳东北部相比来说较高,其它地区均为中等级别。
4.高温。如表3所示,宿迁市常年(1981-2010年)平均气温14.1-14.8℃,日最高气温高于30℃的年平均日数为55.5-63.5天,多出现在5月到9月。日最高气温高于35℃的年平均日数为4-8.6天,主要出现在6月到8月,其中泗洪气温高于35℃的日数多达8.6天,极端最高气温41.3℃,出现在2002年7月15日泗洪。
高温致灾因子危险性主要考虑高温日数和极端最高气温。将两个影响因子分别通过权重系数为0.5和0.5计算得到高温致灾危险性等级。如图5所示,泗洪、宿城西部地区为高温高危险区,沭阳东部为低危险区,其它地区均为中等危险区。
5.雷电。宿迁市常年(1981-2010年)年平均雷暴日数为30.4天。全年各月均有雷暴发生,7月份雷暴日最多,平均为11天,占全年雷暴日的36%。8月份次多,平均为7.7天,占全年雷暴日的25%。1月份雷暴日最少。
雷电灾害致灾因子危险性主要考虑电闪频率、雷暴日数、闪电日数和雷电灾情记录。以上四个因子设定权重分别为0.5、0.1、0.1和0.3,经计算得到雷电灾害危险性等级。如图6所示,泗洪南部和泗阳南部为雷电高危险区,沭阳西北部为低危险区,其它地区雷电危险等级中等。
6.低温冰冻。如表4所示,宿迁市低温冰冻大多分布在在冬季,全市日最冷气温低于或等于0℃的日数年均61.5-78.5天。日最冷气温低于或等于-10℃的日数主要出现在1月份,年均0.5-2.6天,其中沭阳多达2.6天,宿迁市极端最冷气温-20.7℃,出现在1993年1月17日泗洪。
低温冻害致灾因子危险性主要考虑低温日数、极端最冷气温和结冰日数。将以上三个影响因子权重系数分别设为0.3、0.4和0.3,经计算得到低温冻害危险性等级。如图7所示,沭阳东北部地区低温冰冻的危险等级高,泗阳和泗洪东南部为低危险区,其它地区危险等级中等。
1.暴雨。暴雨洪涝灾害的风险区划从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易损性和防灾减灾能力四个方面综合分析得到。致灾因子危险性主要考虑包括暴雨日数、极端日最大降水量和暴雨灾情记录等因子。
孕灾环境敏感性主要考虑宿迁地区河网密度等地形条件,宿迁境内平原广阔,河网密布,境内两湖(洪泽湖、骆马湖)四河(京杭大运河、淮河、沂河、沭河)及众多溪流河汊,水域面积占22.4%,河网越密集越利于暴雨的排泄,总的来说,宿迁南部靠近洪泽湖区域敏感性为低级,别的地方均为中等级别。
承灾体易损性主要考虑与暴雨洪涝紧密关联的农业种植培养面积比例和人口密度,农业种植培养面积比例越大,暴雨洪涝造成的灾害越严重;而人口密度越大,暴雨洪涝带来的影响越大,通过综合比较和分析,两个影响因子确定的权重系数分别为0.7和0.3,最终得到了承灾体易损性等级分布。
防灾减灾要考虑宿迁地区经济密度指标,经济密度越大,社会应对暴雨洪涝灾害能力越强。
最终将以上四个方面通过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分别以权重为0.4、0.2、0.3和0.1计算得到宿迁洪涝灾害风险区划等级分布,图8为结合GIS信息绘出的宿迁市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图,能够准确的看出整个宿迁市的西北部为暴雨洪涝灾害的高风险区,别的地方为中等风险区,而泗洪南部地区风险度最低。
2.干旱。干旱风险区划主要从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和承灾体易损性等三个方面综合分析得到。致灾因子危险性主要考虑干旱灾害造成的影响程度,其影响因子最重要的包含干旱强度和发生概率。
孕灾环境敏感性主要考虑地形、水系状况和土壤质地。宿迁地势由西北向东南缓缓倾斜,西南、西北有局地岗丘,其余皆为平原,大部地区海拔在40米以下,最高海拔71.2米,最低海拔2.8米,宿迁大部分地区河沟稠密,能够有效地缓解干旱灾情,泗洪西南岗地势略偏高,易发生干旱,敏感性较高。
承灾体易损性主要考虑与干旱紧密关联的农业种植培养面积比例和人口密度,干旱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是最为严重的,农业生产面积比较大的地区干旱易损性级别较高;此外,干旱灾害对人民生活也会造成影响,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干旱易损性级别较高。通过综合分析,两个因子的权重系数分别为0.7和0.3,最终计算得到宿迁易损性等级分布。
最后通过将以上三个方面分别以权重为0.4、0.3、0.3计算得到干旱灾害风险区划。如图9所示,沭阳东北部、泗洪西部均为干旱高风险区,宿城的西北部和洪泽湖地区为干旱低风险区,别的地方则为干旱的中等风险区。
3.高温。高温风险区划主要从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和承灾体易损性等三个方面综合分析得到。致灾因子危险性主要考虑高温日数和极端最高气温。
孕灾环境敏感性主要考虑宿迁的城镇化规模和地形特征。通常来说,城市化规模越大,热岛效应越强,敏感性等级较高。
承灾体易损性主要考虑与高温紧密关联的人口密度和经济密度。人口越密集,高温灾害越容易造成较大影响;此外,高温灾害对社会经济发展也会造成重大影响,因此经济密度较大的地区,其高温易损性等级较高。将两个因子权重分别定为0.5和0.5,计算得到高温承灾体易损性等级。
最后将以上三个方面以权重为0.6、0.2和0.2计算得到高温灾害风险区划等级,图10为宿迁市高温风险区划图。能够准确的看出,宿迁市区和泗洪的西部地区高温风险相比来说较高,沭阳的东北部为低风险区,其余为中等风险区。
4.大风。大风风险区划主要从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和承灾体易损性等三个方面综合分析得到。致灾因子危险性主要考虑最大风速、极端最大风速、平均风速和大风灾情。
孕灾环境敏感性主要考虑宿迁地区的城镇化规模和地形特征。城镇化规模较大,各类建筑及大型建筑较多,对风速影响较大,因此城镇化规模较大的地区,对大风的敏感性相比来说较低;此外,宿迁地区北骆马湖,南洪泽湖两大湖泊地区对大风的敏感性较强。通过权重为0.5和0.5计算得到孕灾环境敏感性等级分布。
承灾体易损性主要考虑与大风紧密关联的经济密度和人口密度。经济越发达,大风灾害造成的损失越大,因此经济密度较大的地区,其大风易损性等级较高;此外人口密集区,大风灾害也易造成重大损失。综合分析,将两个因子权重系数分别定为0.5和0.5,得到大风灾害承灾体易损性等级。
最终将以上三个方面以权重为0.4、0.2和0.4计算得到大风灾害风险区划等级,图11为宿迁市大风风险区划。能够准确的看出,风险度较高的地区主要在骆马湖、洪泽湖周边及沭阳西北部,沭阳东南部及泗阳东北部风险相比来说较低,其余地区为中等风险区。
5.雷电。雷电风险区划主要从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易损性和防灾减灾能力四个方面综合分析得到。致灾因子危险性主要考虑电闪频率、雷暴日数、闪电和雷电灾情。
孕灾环境敏感性主要考虑宿迁地区的地形特征以及水系的影响。通常来讲,地势越高,越容易孕育雷灾;同时靠近河流、湖泊、大型水库等水体越近的地方遭受雷电灾害的风险越大。宿迁地势平坦,河网稠密,境内有洪泽湖、骆马湖两湖泊,综合来说,宿迁西南丘岗和两湖周边地区为雷电灾害较敏感区域。
承灾体易损性主要考虑与雷电紧密关联的人口密度和经济密度。人口越密集,雷电引起的伤亡可能性就大;此外,雷电灾害对经济发达地区造成的经济损失也越大。通过综合分析,将两个因子权重分别定为0.5和0.5,计算得到雷电灾害承灾体易损性等级。
防灾减灾要考虑宿迁地区城镇化指标,城镇化程度越高,社会应对雷电灾害能力也越强。
最终将以上四个方面分别以权重0.5、0.1、0.2和0.2计算得到雷电灾害风险区划等级,如图12为宿迁市雷电灾害风险区划。能够准确的看出,风险度最高的地区主要在宿城、宿豫西部地区、泗洪南部地区,沭阳的东北部为低风险区,其余为中等风险区。
6.低温冰冻。低温冰冻风险区划主要从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和承灾体易损性等三个方面综合分析得到。致灾因子危险性主要考虑低温日数、极端最冷气温、结冰日数和积雪日数。
孕灾环境敏感性主要考虑宿迁地区的地形特征。宿迁地势平坦,靠近河流、湖泊、大型水库等水体地区敏感性较弱。
承灾体易损性主要考虑与低温紧密关联的农业密度、人口密度和经济密度。低温冰冻灾害对农业生产有直接影响,农业密度大的地区其易损性等级越高;人口越密集,低温冰冻灾害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也越重;此外,低温冰冻灾害对社会经济发展也会造成重大影响,经济密度较大的地区,其易损性等级较高。将三个因子权重分别定为0.4、0.3和0.3,经计算得到低温冰冻灾害承灾体易损性等级。
最后将以上三个方面分别以权重0.5、0.2和0.3计算得到低温冰冻灾害风险区划等级,图13为宿迁市低温冰冻风险区划图。能够准确的看出,沭阳的北部地区为低温冰冻高风险区,泗洪东南部和泗阳南部为低风险区,其余为中等风险区。
按照气象灾害风险区划,风险等级由高到低,区划重点、次重点和一般防御区,点面结合、全面防御,组织并且开展气象灾害的防御工作。
气象部门完善布局科学、功能先进的气象灾害探测系统。3-5年内自动气象观测站密度达5×5公里,根据灾害种类,进行灾情预评估服务;在建立城乡规划、建设工程时要最大限度地考虑气象灾害的风险性,避免和减少气象灾害的影响;重点防御区近期达标率100%;各级政府建立统一协调的指挥和作业体系,根据灾害种类和救灾工作实际要,成立灾情评估、预测预报、人员抢救、医疗救护、工程抢险、转移安置、交通运输、资金保障、物资保障、安全保卫、救灾捐赠、宣传动员、恢复重建等工作组;确立分级应急启动标准,做好应急准备、应急处理、安全防护和应急终止的各项工作,确保应急顺顺利利地进行;认真执行目击报告制度,各乡镇气象信息站以及乡镇、村气象协理员、气象信息员应及时收集上报辖区内发生的灾害性天气、气象灾害、气象次生灾害及其它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并协助气象等部门工作人员进行灾害调查、评估与鉴定。
3-5年内自动气象观测站密度达10×10公里,根据灾害种类,进行灾情预评估服务。城乡规划、建设工程要在规划编制时参考气象灾害的风险性;次重点防御区中期达标率100%;政府需建立气象灾害应急协调指挥中心,确定有关部门职责,做好应急准备;各乡镇气象信息站以及乡镇、村气象协理员、气象信息员应及时收集上报辖区内发生的灾害性天气、气象灾害、气象次生灾害及其它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并协助气象等部门工作人员进行灾害调查、评估与鉴定。
3-5年内自动气象观测站密度达10×10公里,加强气象灾害的监测与预警。城乡规划、建设工程要考虑气象灾害风险性;一般防御区中期达标率80%,远期达标率100%;当地政府需建立气象灾害应急协调指挥中心,确定有关部门职责,做好应急准备;各乡镇气象信息站以及乡镇、村气象协理员、气象信息员应及时收集上报辖区内发生的灾害性天气、气象灾害、气象次生灾害及其它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并协助气象等部门工作人员进行灾害调查、评估与鉴定。
市应急办作为市政府的应急管理机构,应建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平台,统一协调灾害应急管理工作,支撑应急预案实施,提高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应急平台包括应急日常值守、预案管理、信息接入与整合、应急处置、指挥调度等功能。通过对各职能部门各自分立、互不相通的信息等资源进行整合,形成一个以应急办为中枢,面向各职能部门提供统一服务、综合应急的指挥系统,逐步建立“结构完整、功能全面、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全面履行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职责。同时,应发挥气象部门现有的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加强和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中心建设,逐步构建气象灾害“数字预案”。
市政府设立防汛防旱指挥机构,指挥机构办公室设在市水利局。指挥机构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建有完善的监测设施,完备的防汛防旱预案和洪涝、干旱灾害处置应急措施,并及时向市政府领导报告和传达省防指的各项指令,按指令对有关防洪抗旱工程进行调度,联络、协调各成员单位和各县(区)、乡镇抗洪抗旱抢险救灾等工作。乡镇、村(社区)、企事业等基层单位,根据自身的需求设立防汛防旱办事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或本单位的防汛抗旱和水利工程险情处置工作。
当监测到可能有重大灾情发生时,应及时成立相应的气象灾害防御临时指挥部,临时总指挥部办公地点设在市气象局,临时分指挥部办公地点设在各县(区)气象局。指挥机构要迅速反应,根据灾害应急预案,及时向相关的单位布置防灾减灾工作。气象部门应逐步建立气象多灾种预警指挥中心,加强气象灾害防御管理,减少或避免因灾害带来的损失。
1.开展精细化气象灾害预报服务。应用各种实时观测资料,对上级台站的预报进行小空间尺度的订正,提高气象灾害精细化预报警报质量,实行从灾害性天气预报向气象灾害预报的转变。
2.完善气象预报预警业务流程。完善全市短时预报、临近预报和警报的业务流程,实时发布灾害性天气和气象灾害的种类、强度、落区的警报,开展跨部门、跨地区气象灾害联防。
3.开拓预警信息发布和接收渠道。依托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推广手机短信、小区广播、农村有线广播直播系统、移动掌上气象台、气象应急车、农村气象预警电子显示屏等发布渠道,开展乡镇“信息直通系统”服务,促使预警信息及时传递到村到户。
气象灾害评估是全面反映灾情、确定减灾目标、优化防御措施、评价减灾效益、进行减灾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制定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参考。成立由气象、水利、农业、规划、林业等部门专家组成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专家队伍,利用先进的技术,全面考虑当地气候资源,加强气象灾害对环境、资源、生态、建设项目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的预评估、跟踪评估和灾后评估。
加强灾害重建相关理论和技术的研究,特别是灾后重建的重大工程技术探讨研究,如工程建筑技术、受灾体探伤技术、质量检验技术、信息处理传输技术等。
1.暴雨洪涝灾害防御。加雨预报预警。做好暴雨的预报警报工作,根据暴雨预报及时做好暴雨来临前的各项防御措施。认真仔细检查防洪工程,发现隐患,立即整改,城市地下排水系统要采取预排空措施,防止城市内涝。
加强防洪工程建设。在洪涝高风险区,应提高水利设施的防御标准与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相适应,降低暴雨洪涝灾害发生的风险性。对防洪工程开展综合治理,修筑堤防,整治河道,合理采取蓄、泄、滞、分等工程措施。
加强防洪应急避险。居住在圩区、低洼地带、沿湖、有结构安全风险隐患房屋等危险区域人群,遇洪涝灾害应及时转移到安全区域。
加强农田排涝管理。做好大田作物和设施农业田间管理,加强农田排涝设施建设和维护,遇洪涝灾害及时做好排涝。
2.干旱防御。加强干旱监测预报。重视干旱监测预报,开展土壤墒情监测,建立与旱灾相关的气象资料和灾情数据库,对我市干旱灾害高风险区,开展干旱预测,实现旱灾的监测预警服务。
适时开展人工增雨。对将出现或已出现旱情的地区做出详细的调查,开展干旱状况评估,指导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合理开发利用空中水资源,减少干旱损失,改善生态环境。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加强设施农业旱涝墒情专项服务,推广应用先进的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建设滴灌示范工程,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重视水利工程建设。加快沿江提水泵站建设,加强河道疏浚,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加强防旱植被建设。对于干旱发生的高风险区,加大绿化力度,在交通主干道两侧建设“绿色长廊”,推进农村绿化建设。因地制宜推广耐旱作物或树种的种植。
3.高温热浪防御。加强高温热浪预报预警。做好高温的监测和预报,通过多种渠道,及时向群众发布高温报告以及防御对策。
做好高温热浪防御。根据气象台发布的高温预报,做好各种防暑准备,各有关部门应做好供电、供水、防暑医药用品和清凉饮料供应准备,并改善工作环境及休息条件。
削弱高温热浪影响。在高温风险度较高的区域,房屋住宅等建筑规划设计应当最大限度地考虑防暑设施,注意房屋通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削弱热岛效应,减轻城市高温危害。适时开展人工增雨降温。
4.大风防御。加强大风监测预报预警。气象部门应做好大风监测预报,当有台风、寒潮、强对流天气来临时,及时向社会公众发布大风预警信息和防御指引。
加强大风灾害防御。在接收到大风预报或预警信息后,应根据防御指引,及时科学地加固棚架、临时搭建物、广告牌及现代农业设施,停止露天集体活动,停止高空、户外作业,水上和湖上船舶和人员停止生产作业回港避风。
加强防风设施建设。永久性和临时建筑以及农业产业、农业设施等应根据大风灾害风险区划进行规划,加大对防风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大力推广果园、桑园、花卉苗木等园区防风林带建设。
5.雷电防御。加强防雷安全管理,建立防雷管理机制,制定农村防雷技术规范。各乡镇和相关的单位应根据雷击风险等级,采取定期检测制度,发现雷击隐患及时整改,减少雷击灾害事故。
加强科普教育宣传。加强雷电科普知识和防雷减灾法律和法规宣传,实现雷电防护知识进村入户,提高群众防雷减灾意识,增强群众自我防护和救助能力,有效减轻雷电灾害损失。
加强雷电监测与预警。按照“布局合理、信息共享、有效利用”的原则,规划和建设雷电监测网,提高雷电灾害预警和防御能力,及时发布、传播雷电预警信息,扩大预警信息覆盖面,提前做好预防措施。
加强雷电风险评估。组织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大型建设工程、重点工程、爆炸危险环境等建设项目进行雷击风险评估,以确保公共安全。
加强雷电技术服务。规范和加强防雷基础设施的建设。防雷装置设计技术性审查和防雷装置检测工作。建立防雷产品测试和检验技术服务体系,保证防雷产品的质量安全。
加强雷击灾害调查分析。做好雷击灾害调查和鉴定工作,提供雷击灾害成因的技术性鉴定意见,为雷击灾害事故的处理及灾后整改与预防提供科学客观的法律依据。
6.低温冰冻防御。做好低温冰冻预报预警。气象部门应做好低温冰冻、电线覆冰、道路结冰等预报服务,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有关部门和公众按照防御指引做好防冻保暖措施。
做好农作物防冻工作。市农业、林业等部门应加强指导各地农业作物和设施农业田间管理,积极采取科学防冻措施。选育抗冻抗寒良种,提高农作物抵御低温冰冻能力。
加强电网低温冰冻防御。根据全市架空输电线路标准覆冰厚度分布图,对电线覆冰高风险区,优化网络结构,提高建设标准,从源头上减少冰冻造成的损失。
7.其它灾害防御。提高冰雹、龙卷监测和预报水平,加强气象雷达跟踪探测,开展冰雹、龙卷等强对流天气预报技术探讨研究。探索人工防雹技术,适时开展人工消雹工作,减轻冰雹危害。
雪灾。加强大雪监测预报预警,强化雪灾应急联动,制定冰雪灾害专项应急预案,落实防雪灾和防冻害应急工作。
大雾。开展对大雾天气形成机理的研究,进一步提升大雾预报准确率,因地制宜制定应急预案,加强交通大雾防御。
推进新一轮治淮工程建设,按照安全行洪3000m3/s要求,完成分淮入沂整治工程,按照流域、区域治理规划,逐步提升新沂河、骆马湖防洪保障能力,实施黄河故道治理、西民便河治理、中运河堤防加固、黄墩湖滞洪区调整及避洪楼建设等重点工程,全面完成规划内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和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工程,启动实施沂南、沂北、洪泽湖周边等区域治理和易涝地区治理工程,根据市县城市防洪排涝规划推进中心城区和县城防洪排涝工程建设。
一是建立气象综合监测网。升级和改造区域自动气象站100个,完善5-10公里格距自动气象监测网,高速公路交通气象站间距达到10公里,粮食主产区土壤水分监测站达到每县3-4个;在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易发区域建立多要素自动气象监测点;优质水稻、小麦、棉花和设施农业生产基地以及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含地温、墒情等要素的自动气象站和小气候监测站;在特种水产养殖基地建设含水温、溶氧量等要素的自动气象站和小气候监测站;在中心城乡等防雷电重点区域建设大气电场监测点。二是建立远程监控系统。全市设立8个气象灾害实景视频远程监控系统,在气象灾害高风险区,建立加密视频实况监测点。三是建立完善实时气象报警系统。建立气象自动站和资料实时处理平台,当雨量、风速、气温等要素达到警戒指标时,实现10分钟内自动报警。四是完善全市防灾减灾群测群防网络。全市气象信息覆盖率达98%;完成5个为农气象服务示范基地建设,开展特色农业、设施农业小气候观测和气象条件适宜性研究;全力推进气象预警信息大喇叭村村通工程、农村和中小学防雷工程;加强气象条件所引发的交通安全、疾病流行等公共安全工作。
受气候变化和环境影响,近年来我市高温热浪、旱情发生频繁。为合理开发和利用空中水资源,缓解高温干旱,改善生态环境,市政府加大“人工影响天气”工程建设投入力度,成立宿迁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气象局,下设增雨作业指挥中心、天气监测中心和增雨作业总队,分别负责指挥管理、天气监测预报和增雨作业。全市建立4个人工增雨作业基地,配备必要的增雨作业装备。
加强雷电探测、预警预报和防雷装置建设,覆盖率要求达100%。针对不同的建(构)筑物或场所,不同的信息系统及电子设备、电气设备,不同的地质、地理和气象环境条件,开展雷击风险评估,量身定做雷电防护方案与防雷措施。重视农村地区的防雷工作,规范和加强农村地区的防雷安全监督和检测工作。按计划推进农村防雷示范村和示范工程建设。
各县(区)要根据当地实际,建立气象灾害应急避灾点,在醒目位置挂置市气象灾害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发的“气象灾害应急避险安置点”标志。避险场所的容纳力应根据真实的情况和需求确定,要求地势较高、不受洪涝和地质灾害影响、交通便利、钢混结构、防雷设施检测合格、能抵御12级以上大风和40厘米以上积雪等重大灾害性天气的袭击,医疗救治、电力供应、救灾物资有保障。
各乡镇、行政村、各部门及学校等人员密集单位,要依据气象灾害防御要求,对雷击、大风等各类气象灾害易发地段、场所进行排查,粘贴、悬挂“雷击危险点”等警示标志和防范知识图片。
实施“农村气象防灾减灾”和“信息进村入户”两大工程,建立气象灾害监测资料实时传输网络。完善国家、省、市、县气象高速宽带网和气象会商系统。建立和完善气象部门与乡镇的视频会商系统和信息直通系统。完善掌上气象台WAP站。完善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立基于GIS的气象灾害决策服务系统。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平台和防汛防旱指挥部信息网络工程建设。
加强应急保障工程建设,完善应急保障机制,配备气象应急车。当市内化工企业、油库等高危单位及交通干道等公共场所发生危险易燃易爆化学品、有毒气体泄漏扩散时,第一时间开展气象应急保障。充分的利用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平台,实施全程监测预警,提供跟踪气象服务,为应急处置、决策服务提供科学支撑。
各级政府要把气象灾害防御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成立由市政府统一领导,市气象、水利、建设、规划、农业、林业等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领导小组,统一决策、统一开展气象防灾减灾工作。要紧紧围绕防灾减灾这个主题,把气象灾害防御培训作为一个基础性工作来抓,为加强气象灾害防御组织领导夯实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
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应与宿迁国民经济与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相协调。依据各级政府对辖区内气象灾害防御负总责的原则,市政府在制定本市的国民经济与社会事业发展规划时,要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作为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战略计划。在规划和计划编制中,充足表现气象防灾减灾的作用和地位,明确气象事业发展的目标和重点。各有关部门要根据计划要求,把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作为重要项目抓好落实。
加强气象法制建设和气象行政管理。切实履行社会行政管理职能,创新管理方式,依法管理涉及气象防灾减灾领域的各项活动,逐步的提升气象灾害防御行政执法的能力和水平。加大对气象基础设施保护和对气象探测、公共气象信息传播、雷电灾害防御等活动监管的力度,确保气象法律、法规全面落实。
针对目前我市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以及未来严峻的防灾减灾形势,最有效的防御措施是必须建立健全风险评估制度、部门联动制度、目击报告制度、应急准备认证制度、气候可行性论证制度等一套科学的可操作的气象灾害防御制度。
紧密围绕人民群众需求和经济发展需要,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防御经费投入机制,进一步加大对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发布、应急指挥、防灾减灾工程、基础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投入。市、县(区)以及市水利、气象、农业、国土资源、林业、建设、交通等有关部门应加大对工程建设的投入。鼓励和引导企业、社会团体等对气象灾害防御经费的投入,多渠道筹集气象防灾减灾资金。充分的发挥金融保险行业对灾害的救助、损失的转移分担和在恢复重建工作中的作用。
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要紧紧围绕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需求,开发和利用气候资源能力,集中力量开展科研攻关,努力实现气象科技新的突破,增强全社会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能力,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能力,为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加强气象科学技术创新,增加气象科技投入,加大对气象领域高新技术开发研究的支持,加快气象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推广,会同有关部门加强气象次生灾害研究。
各部门、乡镇应加强合作联动,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实现资源共享,特别是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灾情信息的实时共享,促进气象防灾减灾能力逐步的提升,利用交流合作契机,丰富防灾减灾内涵。加强与院校的合作,促进资源信息共享和人才的合理有序流动。建设高素质气象科技队伍,扩大气象科技国内外交流与合作,促进气象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和防灾减灾提供强有力保障。
成立由气象协理员、联络员、信息员和志愿者组成气象科普宣传队伍,设立农村、社区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栏和气象书屋,充分的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和文化阵地开展气象灾害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增强防灾意识和救灾(自救)能力;加强防灾减灾的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各级政府领导和社会广大公众法治意识,了解和熟悉防灾减灾的各项法律和法规,自觉地依法参与防灾减灾行动和实施灾害应急管理,从而有效防范气象灾害危机的发生和减轻灾害的损失。
各地人民政府要组织制订本地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加强气象灾害防御方案的实施,完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机制,全面落实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责任制。建立气象灾害防御综合效益评估机制,及时分析总结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中的新问题,不断修订、补充和完善气象灾害防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