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九nba直播
联系人:尹经理
联系电话:13276363313
客服QQ:1138303036
发布时间:2024-04-04 作者: 小九直播官网
随着全球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极端气象灾害事件增多,对我国农业的挑战也慢慢变得大。要开展农业气候资源动态评估和精细区划,趋利避害,发展气候适应型农业类型,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种植结构和品种结构。既要在因地制宜基础上加大投入,也要在顺应自然基础上科技抗灾。
当前正值农业产量形成的关键期,也是气象灾害频发期。7月以来,南方大部分地区持续高温、降水偏少。农业农村部近日发布信息,紧急下发通知要求把防范高温干旱保秋粮丰收作为当前“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同时派出工作组赴重点地区指导。这启示我们,要把农业防灾减灾这根弦绷得紧而又紧,建立适应气候变化的农业生产保障体系。
从历史维度看,气象灾害是造成农业减产的重要因素。我国常年农作物受灾面积3.6亿亩。改革开放以来,有12个年份出现粮食减产,其中7次主要由旱涝灾害引起。随着耕地数量刚性下降,播种面积增加难度慢慢的变大,单产提高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气象灾害来得快、影响大,如果没有充分准备,一旦发生流域性的洪灾、大范围的干旱,会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必须树立防灾就是增产的理念,把防灾减损、抗灾增产摆在更重要位置。
从设施条件看,农业防灾减灾短板还比较突出。近年来,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相对而言,病虫害防控比较成熟,自然灾害应对则存在明显短板。全国有效灌溉面积约占耕地面积的54%,不少地方还是靠天吃饭。一些地方专业化防灾减灾力量不足,导致一旦发生气象灾害,应急抢险的农机队伍和救灾种子难以快速调度。近些年,全国没有发生大范围的严重干旱,很多地方放松了警惕,一些抗旱机井被废弃,有的坑塘库坝年久失修。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极端气象灾害事件增多,对我国农业的挑战也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一些短板更凸显,以应对洪涝为例,南方农田设施重灌溉轻排水,北方排涝设施差距则更大。2018年山东寿光遭遇洪灾,不少蔬菜大棚受损严重,2019年东北地区秋收前发生强降雨影响作物品质;2020年湖南、江西严重洪涝致早稻单产减少;2021年北方5省遭遇罕见秋汛致1.1亿亩冬小麦晚播。农业防灾减灾,并不能消除自然灾害和气候变化本身,但可以提高应对的韧性和适应性,今后应从三方面发力,努力做到重灾区少减产、轻灾区保稳产、无灾区多增产。
在研判趋势基础上超前谋划。近10年,我国农业气候资源在改变,雨带出现明显的北扩。今年印发的《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提出“植被带分布北移”,强调“农业种植方式和作物布局改变,气象灾害和病虫害加剧”。近年,我国种植业生产布局呈北移趋势,不仅粮食主产区布局北移,新疆冬小麦、陕西苹果等均出现北移。因此,要开展农业气候资源动态评估和精细区划,趋利避害,发展气候适应型农业类型,调整优化产业体系、种植结构和品种结构。
在因地制宜基础上加大投入。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多样,种植制度复杂。农业防灾减灾必须因地制宜,强化服务、设施和保险三方面投入。一是预警,完善农业气象服务体系,把分区域、分作物、分灾种的精细化气象监测预警服务作为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二是建设,对大田作物尤其是粮食来说,要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对经济作物尤其是蔬菜来说,要积极发展设施农业。三是保险,完善农业风险分担机制,对经济作物推广天气指数保险,对粮食作物探索农业巨灾保险机制。
在顺应自然基础上科技抗灾。以往的做法一般是,灾情露头后,落实关键抗灾技术,尽量减少受灾;受灾后,改种补种短生育期作物,尽快恢复生产。今后,这些措施还要继续采用,但也要重视引领性科技的作用。比如,强化创新,实现农业适应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颠覆性技术的突破,在农业主产区建立适应气候变化技术示范基地。比如,发展气候适应型作物、林果应变栽植技术体系,推广节水灌溉、旱作农业、抗旱保墒等适应技术。(乔金亮)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核心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坚持以习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习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